当前位置:梅州人才网 » » 阅读新闻内容

自愈“薪水恐慌”必须平衡心态
作者: 来源:梅州人才网(Mzrcw.com) 编辑:梅州人才网(Mzrcw.com) 发布时间:2012-10-26 16:51:00 点击:

  对于那些低收入者来说,他们的大部分工资薪水主要用于维持生计,所以存在“薪水恐慌”的心态可以理解,但调查中很多中高收入者也普遍存在这种恐慌心态,确实有些令人匪夷所思。既然那么多人或多或少患有“薪水恐慌症”,那为什么最近央视发起的幸福感走访调查中,却有如此之多的人表示对生活感到幸福和满意呢?显然,这与我们在回答这两个暗示性问题时的心理学因素有关。当央视记者采访“你幸福吗”时,你会主动联想与“幸福”相关的生活记忆;而当网络调查“你月薪多少你才不惶恐”时,你也会努力寻找一个令自己惶恐的答案。也许这种心理学的归因还无法完全解释这两个截然相反的调查结果,但至少能够启发我们如何看待生活。

 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,总是不乏这样的人:他们处在社会底层,缺少体面的工作、稳定的收入,没车没房没存款,但是活得无比开心,即使是饿着肚子。当然,极少人希望像这些人一样活着,但是他们的积极心态却令所有人羡慕。反观我们自己,尽管生活富足,有车有房有工作,但却依然惶恐,我们习惯设定无数个目标,比如存款达到几位数,住房达到多少平米,多长时间要升迁几次,等等。其实我们对生活充满期待和追求,无可厚非,但是,如果这些生活目标、人生规划逐渐变成一种自我强迫,一种盲目攀比,甚至已经超出了自己的现实预计,那么,这些宏远的目标和规划,就只会成为拖累生活的沉重包袱。

  都市工作者对自己的薪水存在惶恐心态,情感上可以理解,毕竟生活在一个商业社会里,工资和收入是一种保障,能够让我们生活得更从容、更自信一些。而且如果生活和幸福的标准单纯依赖薪水的多少来衡量,我们应该感到庆幸,因为这样反而能让我们生活得更简单、更纯粹。可惜的是,高质量的幸福生活,从来都不是以挣取工资薪水的数学位数来衡量。难道我们能够断言盖茨、巴菲特这样的巨富,比那些流浪街头的乞丐生活得更加幸福、更加从容吗?某种意义上,这些富翁甚至比乞丐更加惶恐。每个人对于生活都有各自的理解,而每个人给予幸福的定义更是大相径庭,但有一点应该明确,那就是工资薪水始终无法购买和替代幸福生活。

  这些对薪水患有“恐慌症”的人,其实已经将生活本末倒置,他们已经不是在利用薪水享受生活,而是时刻在生活中忧虑薪水。如果我们的生活永远朝向别人,总是将自己的收入与周围的同事、朋友比较,那么这种攀比过程永远不会终结,我们将永远生活在惶恐与不安之中。面对微薄的薪水,我们更加努力工作的同时,更需要平衡心态,比如可以多享受天伦之乐而少花钱进餐馆酒吧,可以多散步看看日出日落而少买票参观名胜古迹,等等。如此一来,我们就会慢慢发现,原来在城市中即使没有高薪,也可以生活得自信、从容。